在你印象中,什么是年味兒?
是除夕夜漫天綻放的煙花,是家里窗臺上晾曬的臘腸臘肉,還是一家人在城隍廟賞花燈的和樂場景?
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,年味兒漸濃,撩撥著人心。
今天,就讓小愛帶你來看一看,什么才是合肥的年味兒!
對于年的記憶,首先從味蕾開始。
小時候,家里大人一開始團起面粉,熱鍋燒油,炸馓子炸丸子的香味飄出來,就知道過年不遠了。
準備一大家子人要吃的食材,可以說是過年前最有儀式感的活動了。
臘腸臘肉
合肥人的年夜飯,怎么能少得了臘腸?
到打年貨的時候,第一件事就是出去灌臘腸。洗腸、灌肉、捆扎、灌臘腸,做香腸講究一氣呵成。
肥瘦三七,風吹日曬。一口下去,肥而不膩,鮮香軟嫩,就著臘腸干掉三碗飯不成問題!
冬天不腌制份臘腸臘肉,就感覺沒有認真過年一般。
小區人家的晾衣桿上、老城區電線上栓條魚的奇景在路人眼中也只道是尋常。
大街小巷菜市場,臘肉也是隨處可見。腌制好的板鴨能摞起來,是年前的熱門年貨。
炸圓子
作為年味的寄托之一,過年怎么少得了圓滾滾、黃澄澄的炸丸子。
合肥的丸子,以肉丸子為主。除此之外,還有山芋丸子、蘿卜丸子、糯米丸子、魚丸等等。
不管大年小年,在滿桌子好菜開動之前,第一口嘗鮮的永遠是圓子。
蛋餃
蛋餃也是過年必備的一道菜,合肥人小時候一定都看過媽媽做蛋餃。
蛋餃外皮金黃,形似元寶,所以在老合肥人眼里,吃蛋餃也是交好運的寓意。
黃澄澄的蛋餃,口感特別鮮美,越吃越上頭!
每年臨近春節,合肥各大商超都會張燈結彩,準時響起恭賀新春的歌曲。
不過zui能感受到年味兒,還是春運的來臨!
合肥各大車站
隨著春運開始,街上、地鐵上拖著行李箱的人群越來越多。
春運大潮凝聚了人生百味,火車站里,裝滿了異鄉人的鄉愁與思念。
有人從這座城市離開,也有人千里迢迢回到合肥。
拎著大包小包,大盆小桶,每個包袱里都塞得滿滿當當,滿載著對家的思念。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,只為回到家人身邊過個年。
城隍廟廟會正宗的合肥年味兒,還是在城隍廟。
曾經,這里是合肥極具人氣的文化展示地之一。每逢傳統節日,街區內都上演獨具特色的民俗化廟會。
圖源:故影皖風——安徽老照片館
每年春節期間,城隍廟的新春文化廟會,總是成為合肥人的年味大餐。在廟會,你不僅能把咸貨,年貨都買齊了,幸運的話還能得到書法家的對聯!糖人、泥塑、蛋雕……這些平時看不到的非遺文化作品也能在廟會上一飽眼福。
但是由于目前需要盡量避免聚集性活動,有機會大家再來尋找廟會中的合肥年味兒吧~
清溪花市
買盆鮮花過大年,也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,寓意著花開富貴的好兆頭。新年給家中添置鮮花,相比較裕豐花市,清溪花市更像一個鮮花批發市場。
清溪小鎮既是花市,又像是個綜合性的集市。花市里一共有A、B、C、D四個場館,外加辦公區、交流中心、停車場洗手間一應俱全。
臨近春節,茶花、杜鵑、蕙蘭、蝴蝶蘭、仙客來、金桔,每一樣都是眼下走俏的花卉。
這個時節幾乎大一點的花店都會上蝴蝶蘭。粉色蝴蝶蘭溫柔討喜,黃色的典雅端莊,不同顏色的蝴蝶蘭對應著不同的寓意,無論送人還是放在家里,看著都倍有牌面兒。
整盆的蝴蝶蘭看著端莊大氣,連花帶盆也不便宜,粗略問了下價格,起碼也要小幾百吧。
快過年了,買盆盆栽花放在家里,喜慶又應景。
四灣菜市
走進四灣菜市里,也能嗅到濃濃的年味兒。
在外面吹著西北風的臘肉,垂直晾曬的臘腸,來打年貨的人絕不會空手而歸。
現在去的話,還能在某一家門店里看到現場制作臘腸這一古老的場景。
從糕點零食、蛋餃、熏魚、蔬菜臘肉,到各種炒貨、春卷皮、調味料……這里應有盡有。
囤上滿滿一冰箱年貨,待到除夕夜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,闔家團圓的場景,想想就很幸福。
年關將近,疫情防控也越發重要。今年的春節,也注定是特殊的一個春節。
今年春節,”就地過年“成為了主旋律。
過年回家的理由有千萬條,但就地過年的理由只有一條:疫情防控,減少流動。
圖源:安徽生活網特約攝影師另影先生
作為一座聚集了五湖四海百姓的城市,每逢過年都有大批人離開合肥回老家過年。
但今年春節有些不同,留在合肥過年的人數也許會增加不少。
合肥市也出臺了《合肥市“迎新春、送溫暖、穩崗留工”行動計劃》,拿出“真金白銀”留外地員工在合肥過年。
雖然今年過年很多人不能回家,但是來了就是合肥人,合肥的熱情與濃濃的年味兒,會帶給你一種不一樣的過年體驗。
今年過年,你會不會選擇留在合肥呢?